消息公布之后,中國男籃官方微博確認,比賽定于2025年11月28日舉行,地點是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屆時中國男籃將迎戰韓國男籃,這屬于2027年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第一窗口期的揭幕戰。球迷們立刻沸騰了,一方面是因為對手是老對手,充滿火藥味,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場比賽直接影響到2027年國際籃聯男籃世界杯的出線,以及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參賽資格。更令人難過的是,王俊杰、余嘉豪和楊瀚森這三名實力出眾的內線與鋒線球員確定無法出戰,理由也十分明確:王俊杰和余嘉豪被海外俱樂部賽程纏住,楊瀚森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賽季中,無法返回。
需要梳理清楚整體情況:2027年國際籃球聯合會舉辦男籃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中國隊被分配到A組,該組包含韓國男子籃球隊、日本男子籃球隊以及中國臺北男子籃球隊,比賽形式為主客場雙循環制。首場比賽于11月28日在主場迎戰韓國隊,緊接著12月1日再赴客場與韓國隊交鋒,隨后將輪換對手,分別與日本隊和中國臺北隊進行較量,整個賽程安排得十分密集,只有獲得前兩名隊伍才能直接帶著積分進入下一輪。中國男籃在亞洲杯中一路闖入四強,八分之一決賽以79比71擊敗韓國男籃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足以證明對手并非容易對付的隊伍,不過此次參賽的陣容顯然會有所調整。
球員方面后果非常明顯。王俊杰因為澳大利亞國家籃球隊賽程安排沖突無法參加比賽;余嘉豪在歐洲俱樂部的聯系工作遇到困難;楊瀚森則在美國職業籃球隊賽季期間繁忙,依據國際籃聯和北美職業聯賽之間一直以來的俱樂部借用規則,北美球隊在常規賽階段一般不會放行球員,這也是國家隊無法召集所有海外球員的制度性因素。好消息是周琦手術后身體狀況日漸改善,趙繼偉和曾凡博也正從傷病中慢慢恢復,郭士強作為主教練有望憑借經驗和紀律彌補暫時性缺位。集訓時間相當緊張:國家隊打算在2025年11月12日左右開始集訓,可供磨合的時間不足兩周,這對教練組排兵布陣和老隊員的帶頭作用將是一次檢驗。
從策略層面分析,本次對決的核心在于兩大方向:首先要有效壓制對手在外圍的得分能力,其次需要在籃下區域確立絕對優勢。韓國男籃素以擅長打小球、快速傳導球以及遠距離投籃著稱,比賽風格節奏迅猛,三分出手頻繁,在上一屆亞洲杯賽事中,他們精準的外線投籃曾給競爭者帶來極大困擾。中國男籃的強項主要體現于身高和禁區防守,周琦與胡金秋若能組成內線搭檔,不僅能夠有效拼搶籃板、形成蓋帽威脅,還能在進攻時吸引包夾,為后衛線提供突破機會。郭士強極有可能保持他在亞洲杯時采用的防守策略,那就是通過提升防守位置來干擾對方的持球推進,在關鍵時刻會實施延時圍堵或者稍微靠近內線的區域防守,以此縮小對手三分球的機會,另外趙繼偉將負責掌控比賽節奏,通過靈活的傳球為張鎮麟和曾凡博創造反擊的良機。
另有一點常被忽略:短暫集中訓練期間,新加入或重新歸隊的球員之間的配合程度是關鍵因素。如果周琦、胡金秋、趙繼偉這些核心球員能在十天內再次熟練掌握戰術體系和攻防基礎,中國男籃的取勝機會將顯著增加;否則,一旦人員輪換導致配合脫節,韓國男籃的快速反擊就能獲得更多空間。中國男籃與韓國男籃交鋒記錄一直很穩定,雙方多次對決,中國隊多數情況下表現更佳,不過最近十年來,兩隊在比賽中也時有勝負,這說明不能輕視對手的投射能力和比賽中的靈活調整。
北京五棵松體育館被選作主場,內中別有含義。該場館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負責舉辦籃球賽事,此后還成功舉辦了多項大型國際活動,場地設施完備,觀賽體驗極佳,能夠為中國男籃提供主場優勢,并有效調動觀眾熱情。中國籃球協會及主辦方在聲明中,對其他參與申辦的城市表示感謝,此舉旨在通過集中主場效應,為世界杯預選賽構建更強大的氣勢氛圍。
球迷在社交網站上態度迥異:有些人擔憂“缺少王俊杰和楊瀚森會增添難度”,另有些人則更為實際,提出“周琦掌控籃下,老將們頂上即可”。在我看來,這場對決既是評估郭士強調應能力的標尺,也是衡量中國男籃國家隊在陣容不齊時應變能力的參照物。歸根結底,還是那個老道理:遏制三分球,搶下后場籃板,注意減少犯規。如果這些方面都能做好,賽場氣氛會促使比賽向積極方向發展;如果辦不到,票價再高也于事無補。能否成功,取決于十一月末五棵松那晚雙方誰的沉著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