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韋德。
凈資產:1.7億美元。
韋德球員生涯總收入累計達1.96億美元以上,其中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于熱火隊。
他最初與匡威和喬丹有過合作,后來選擇與李寧合作,每年收入超過1200萬美元。
如果不是為了組建三巨頭進行過降薪,韋德本能賺到更多的錢。
只能說,兩者中間,他更看重榮譽。
No.9:凱文-杜蘭特。
凈資產:2億美元。
杜蘭特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得分手之一。
截至目前,他整個職業生涯的薪酬總收入累計達到2億6751萬美元,另外每年還能從與耐克的球鞋合作協議里,獲得大約2600萬美元的報酬。
由于運動員早期簽下的協議通常需要支付高額的州級稅費,并且還要扣除中介的傭金。
所以說,杜蘭特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其實并沒有他整個職業生涯的總收入那么可觀。
他目前的凈資產,為2億美元。
No.8:大衛-羅賓遜。
凈資產:2億美元。
九十年代的NBA球員簽下的合約,通常每年只有大約五百萬元,因此上將得到的報酬并不算高。
他從業十六載,所得報酬總額僅為一億一千九百萬元,這個數字還比不上當下頂尖球員的年薪。
然而,這位海軍學院的畢業生,接受過高等教育,身為上將的他,卻展現出極為出色的商業才能。
他結束軍旅生涯后創辦了兩家私募企業,2020年增設了一家房地產企業,如今已為超過一萬二千名客戶提供服務,其辦公場所面積高達一百五十萬平方英尺,約合二百零九畝。
論賺錢程度,絕對比鄧肯的改裝車行多...
No.7:格蘭特-希爾。
凈資產:2.5億美元。
希爾球員生涯多數時間被傷病困擾,即便這樣,他依然獲得了1.4億美元報酬。
他結束職業生涯后,首先在ESPN擔任解說工作,接著在2015年加入了亞特蘭大老鷹隊的收購行動,最后成功獲得了競標資格。
目前,希爾和他的三個朋友,占股比例達到了50.1%。
No.6:奧拉朱旺。
凈資產:3億美元。
大夢在職業生涯獲得了將近1億美元的收入,退役之后,他創辦了自己的跑步訓練基地。
他還有斯伯丁籃球的品牌代言工作,另外在2006年11月,他在美國宇航局航天中心旁邊,購置了一片超過41英畝的土地,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的商業區,里面包含停車場,公寓,商業建筑和住宅。
2008年,大夢購入休賽期的前聯邦儲備銀行大樓,隨后將其改造成了清真寺。
No.5:以賽亞-托馬斯。
凈資產:4億美元。
微笑刺客球員生涯十分出色,曾率領活塞隊兩次奪得總冠軍,并且多次戰勝了喬丹。
他作為職業球員的十年間,總收入僅為1668萬美元,然而在結束運動生涯之后,憑借精準的資本運作能力,他促使個人財富實現了大幅度增長。
1990年,微笑刺客建立了一個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不動產,體育以及娛樂產業。
1994年往后,他進入NBA俱樂部主管行列,先后在多支隊伍擔任要職,包括多倫多猛龍隊,休斯頓火箭隊和紐約尼克斯隊。
No.4:奧尼爾。
凈資產:4億美元。
縱觀籃球聯賽的過往,找不到任何一位中鋒選手,其受歡迎程度能比得上沙奎爾·奧尼爾。
運動員生涯中,他的報酬總額高達近三億元,在那個頂尖球員年薪僅限兩千萬元的時期,這數字顯得格外驚人。
除此之外,奧尼爾還是廣告商最喜歡的球員之一。
漢堡王,百事可樂,銳步,Papa這些享譽全球的品牌,都是他擔任代言的對象。
No.3:詹姆斯。
凈資產:5億美元。
勒布朗是一名偉大的球員,同時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在本賽季結束前,他整個職業生涯的收入已經累計超過38億,而他與耐克的續簽協議金額,同樣達到了令人咋舌的百億級別。
比如,運動品牌企業,蘋果公司占有一小部分股份,勒布朗詹姆斯也是這些公司的股東之一。
No.2:魔術師約翰遜。
凈資產:6億美元。
當管理層菜歸菜,魔術師的商業頭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發達的。
他球員生涯的收入不足四千萬美元,然而憑借非凡的才智,他退休后成功轉變為超級富豪。
這位表演者同時擁有洛杉磯道奇隊和星巴克的部分股份,僅這兩家企業,每年就能讓他無需勞動便獲得豐厚收益。
No.1:喬丹。
凈資產:22億美元。
喬丹在籃球界的地位無可爭議,是公認的籃球巨星,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獲得了超過九千萬美元的收入。
90年代耐克還是一家小公司的時候,他便慧眼識珠索要了股權。
如今,喬丹每年要從耐克拿走超1.3億美元的分紅。
還要算上夏洛特黃蜂隊的利潤,以及從職業賽車聯賽23XI那里拿到的股息收入。
喬丹用實際表現表明,在他做運動員期間必須爭做頂尖,在他結束打球生涯之后,他依舊是籃球領域里沒有人能夠趕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