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新賽季中超聯賽即將啟動。參賽隊伍數量由16支增加至18支,賽事將劃分為3個賽區,歷經4個不同階段展開角逐。新賽季的中超聯賽,在諸多方面都與過往有了顯著不同。
這個賽季是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增加至十八支隊伍的開局之年,冠軍競爭態勢因此出現調整。這種調整早在上一輪比賽時就已經顯現,而在這其中最為不確定的隊伍正是廣州隊。
母公司恒大目前深陷困境,廣州隊本季表現令人擔憂。去年,他們依靠本土球員的穩定發揮,最終獲得中超聯賽第三名。然而今年,球隊核心成員大量流失,僅剩下韋世豪、蔣光太、嚴鼎皓和楊立瑜等少數幾人。這樣的陣容實力,廣州隊或許難以繼續爭奪冠軍,甚至可能要為避免降級而全力拼搏。
當前形勢分析,山東泰山與上海海港最有希望爭奪冠軍頭銜。冬季轉會期間,海港俱樂部對陣容進行了強化,引進了張琳芃、徐新兩位國家隊成員,以及外援恩迪亞耶。泰山俱樂部同樣進行了引援,吸納了國腳廖力生和外援克雷桑。
球隊數量增加,導致聯賽降級的隊伍數量從之前的兩支提升到三支,同時取消了與中甲隊伍之間的升降級附加賽,這種情況必然會使聯賽中下游球隊的競爭更加白熱化。
新賽季下半程開始后,國內足球俱樂部的經營困境逐漸暴露,只有極少數俱樂部能夠維持正常運作。盡管現在所有俱樂部都拿到了足協的參賽許可,但其中一些俱樂部拖欠球員薪水的狀況依然沒有解決。根據各隊的人員構成來看,不少隊伍都存在明顯的實力缺陷。大連人隊早先參加的是中甲賽事,隊伍整體水平不高;由于資金拖欠,河北隊只能派年輕球員上場;廣州城隊同樣因為資金問題存在很大變數。另外,滄州雄獅隊和武漢長江隊也是降級的潛在對象,這兩支隊伍在上一個賽季勉強保級,今年實力并沒有明顯提升。這幾支新晉升級的隊伍,在頂級聯賽的歷練尚淺,面對高強度的比賽節奏,或許難以穩定狀態,存在表現不佳的情況。
此外,在金錢足球熱潮消退之后,中國頂級聯賽的俱樂部在挑選掌門人時更注重可靠性與實用性,本土教練員比例達到近些年來的峰值,而更換主教練的案例也極為少見。
本賽季共有八位本土教練擔任俱樂部主教練職務,分別是山東泰山隊的郝偉、廣州隊的劉智宇、長春亞泰隊的陳洋、北京國安隊的謝峰、上海申花隊的吳金貴、天津津門虎隊的于根偉、武漢長江隊的李金羽以及大連人隊的謝暉。與以往常常作為臨時替代者的情況不同,國內教練目前正獲得更多信任和期待。本報記者 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