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十七日,中國足協公開發布了《有關公布二零二六二七賽季亞冠聯賽席位分配的通告》,這一消息仿佛一塊投入足球圈水中的大石子,掀起了諸多波瀾,引起了球迷和行業專家的高度注意和深入探討。
中超名額縮減為“1+1+1”,競爭格局生變
2026至2027年度亞冠聯賽,中國足協所屬球隊獲得參賽席位具體為“一個基本名額加一個附加名額再加一個遞補名額”。具體來說,2025賽季中超聯賽冠軍將作為首選,直接獲得一個亞冠精英聯賽的參賽席位;2025賽季中國足協杯冠軍為次選,但必須參與亞冠精英聯賽的附加賽,以爭取進入正賽的機會;2025賽季中超聯賽亞軍則是第三選擇,能夠得到一個亞冠二級聯賽的直通參賽資格。這個情況,跟早先的名額分配比起來,少了一個亞冠杯的參賽資格,這對中超各隊的未來規劃以及本年度的期望值,造成了很大的改變。
值得關注的是,倘若2025賽季足協杯的冠軍歸屬恰好為聯賽的前兩名球隊,那么2025賽季中超聯賽的第三名將會自動晉級為第三順位,從而獲得參加亞冠二級聯賽的資格。這一規則的變動,使得中超聯賽的競爭格局更加錯綜復雜,各俱樂部在聯賽以及足協杯中的每一場較量都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分被泰國反超,名額縮減原因揭曉
中國足協這次的名額變動并非自行其是,而是遵循了亞足聯的相關條款。亞足聯的俱樂部技術積分排行榜上,中國被泰國趕超,現在處于東亞地區的第四名位置,這一情況直接造成2026/27賽季中超亞冠聯賽的直通資格數量減少一個。今年3月的亞冠精英聯賽淘汰賽中,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均遭遇失利,而泰國武里南聯則順利進入八強,雙方形勢發生逆轉,泰國的技術積分因此正式超過了中國。這一轉變不僅揭示了中國足球在亞洲范圍內的競爭力有所減弱,同時也給中國足球帶來了嚴峻的警示,加強球隊的綜合能力以及提高比賽表現已刻不容緩。
準入門檻嚴格,遞補機制確保公平
亞冠參賽資格的獲得并不代表可以直接進入賽場,俱樂部必須滿足亞足聯的審核要求。審核內容包括財務狀況、管理規范和場地設施等方面。若俱樂部未達標準,中超聯賽排名靠前的球隊將有機會遞補。具體來說,2025賽季中超聯賽中排名前八且已通過準入的俱樂部,會根據聯賽名次依次補位。這項補充制度確保了所有最終參賽的俱樂部都擁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格,也為眾多具備潛力的俱樂部開辟了道路,促使各俱樂部在增強比賽表現的同時,關注組織的整體發展和長遠進步。
對于眾多足球愛好者來說,這項名額調整的變動,預示著今后中超隊伍在亞洲杯中的角逐將愈發白熱化。人們熱切盼望,中國各大俱樂部能依據新規,優化部署,增強自身硬實力,在亞洲賽場收獲更佳戰績,再度鑄就中國足球的榮光。中國足球應當抓住這個機會,通過加強青少年訓練機制,改善職業聯賽管理,等多個途徑,整體提高足球競技能力,力求在往后亞足聯的評估體系中取得突破,奪回更多參加亞洲冠軍聯賽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