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2-1小勝東帝汶之后,03國青的表現遭到了外界的大量批評。
在很多人看來,沒有在東帝汶這樣的魚腩球隊身上刷出足夠多的凈勝球,是一件錯失先機的事情,等到第二輪10-0拿下北馬里亞納群島的時候,中國隊的凈勝球已經和澳大利牙拉開了9球的差距。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隊拿到小組第一顯然成為了一件很難的事情,自然也因此影響到了爭奪這次U23亞洲杯正賽席位的前景,但所有的批評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那就是這支中國隊在澳大利亞的身上拿不到分數。
實際上,這個前提本身就是可待商榷的。

看過當年安東尼奧帶領03國青征戰亞青賽的朋友就知道,這位教練雖然是西班牙出身,但在面對勁旅的時候,其實頗有變通的辦法和競爭力。
這是03國青當年能在關鍵的8進4的時候,將韓國隊拖入加時賽,只差一點就可以圓夢世青賽的原因。
所以此役面對澳大利亞,安東尼奧并非毫無辦法,尤其是在主場作戰,擁有了王鈺棟等05年齡段優秀球員的加入的情況下。
于是在這場對陣澳大利亞的關鍵比賽,安東尼奧選擇變陣,直接擺出了一套由拜合拉木和王鈺棟領銜鋒線的352站位:

這樣的站位,顯然在寬度上完成了盡量的覆蓋,而且在戰略上,中國隊在主場打得也很保守,澳大利亞在較深位置持球時,中國隊并不會選擇積極的壓迫和逼搶,任由對手起球:


這樣變陣的底氣,一是來自于這支球隊顯然有一定的準備,所以在澳大利亞不多見的地面推進的時候,中國隊的防守結構和彈性不錯,關鍵的前頂和驅趕環節都做得不錯:

二來就是在這樣糟糕的場地下,將球權交給澳大利亞,看著技術上顯然不會多么細膩的澳大利亞擺弄雙邊后衛內收的戰術,其實是一件并不足以憂慮的事情:

所以在整個上半場,澳大利亞都在控球率上有著充足的優勢,但運轉中的失誤比比皆是:











整個上半場,澳大利亞打出了一定的威脅的推進或進攻,充其量只有這一次:

哪怕在定位球環節,他們都沒能利用到自身身體強壯,人高馬大的基本優勢。
所以在上半場末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樣也有取得進球,從而鎖定小組第一的澳大利亞不再追求組織進攻時的地面操作,從中后場頻頻起球,嘗試著直接尋找中鋒和進攻端的隊友,但在中國隊三后衛輪番防守的情況下,依然很難開展出像樣的攻勢:





這就是澳大利亞自身的問題,在并沒有像樣的技術水準的情況下,在客場對陣東道主,想要像面對東帝汶或北馬里亞納群島那樣砍瓜切菜,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他們實際上該打得更加簡單一些,將更多的壓力直接施加到中國隊的后衛線上,這其實就指向澳大利亞需要轉換思路,甚至需要變陣,但這對于澳大利亞來說,可能并不是一個特別劃算的計策。
畢竟在中國隊進攻能力同樣有限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用一場平局也能鎖定小組第一的名次。
是的,中國隊在上半場防守做得很不錯,但由此付出的代價,就是進攻端顯然不具備打出高效反制的能力。
唯一一次具備威脅的進攻,出現在第19分鐘:


自此之后,幾乎再無表現。
這一點和兩名突前球員的能力和特點略有不足有關。對于王鈺棟來說,拜合拉木這個鋒線搭檔顯然平庸了一點,作為支點的效果或發揮出的技術水準,其實都不能讓王鈺棟進入到邊路持球的舒適環節,但對于拜合拉木來說,王鈺棟其實也有不足,尤其是和亞青賽期間的艾菲爾丁相比,王鈺棟還是更像一名前鋒,所以在持球環節的節奏感,與中場球員的配合方面,還是有些欠缺。
這樣一來,兩名前鋒之間很少能打出有效的配合,實際上都欠缺第三人的幫助,這就讓中國隊的反擊尤其難以打出威脅。
不過即便如此,僅憑澳大利亞的技術水準,他們還是很難壓垮中國隊。
下半場回來,澳大利亞沒有變陣,僅僅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一些強度,在開局階段形成了一定的施壓效果,制造了一些定位球機會:

他們最有威脅的一次進攻便是來自于界外球:

略顯可惜的是,王鈺棟在此期間的兩次帶球都沒有做得特別好:


所以這讓澳大利亞的開局施壓確實形成了一些效果,在第56分鐘還一度沖進了右肋,形成了二線區域的射門:

不過在此之后,澳大利亞就繼續出現了自己的失誤:



中國隊則在第57分鐘,打出了一次不錯的進攻:

第59分鐘這次推進,則再次被松軟的草皮所拖了后腿:

所以很顯然,在這樣的場地情況下,無論是主導球權,但不愿上來就高舉高打的澳大利亞,還是伺機反制,寄希望于一次成功的反擊改寫比分的中國隊,都很難打出預想中的效果。
于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雙方都很難打出有效的進攻,進而影響整體局勢,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逐漸萌生了拿一分就好的心態,中國隊顯然也沒有冒著風險搶三分的計劃。
如果要為進攻端提供更多的支援,勢必要削掉后衛或中場的某個位置,抑或調整球員付出的體能和精力方向,這都會給防守端帶來額外的風險。
7分和11個凈勝球,足以保證一個晉級的席位。

所以,在能夠拿到一個席位的前提下,這場比賽的中國隊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在沒有集訓,加上安東尼奧一些熟悉的球員在聯賽沒有足夠的出場時間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如此糟糕的場地條件面前,指望中國隊在東帝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隊面前踢得流暢似水,這本身就是強人所難。
反倒是在對陣強敵面前,安東尼奧早已證明了自己可以帶隊打出足夠強悍的抗打擊能力,至少可以保證一個不差的結果或有競爭力的過程,當年的韓國隊就吃過這種虧,如今這一幕輪到了技術水準比他們更差的澳大利亞。
一個正賽席位,已經可以交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