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感謝高洪波!9月15日足球日報晚,北京U16男足在全運會決賽中以3比1擊敗湖北隊,歷史性地奪得冠軍。這不僅是北京青訓在全運會上的最佳戰績,更是首次站上全國U16組別的最高領獎臺。賽后,主帥王長慶喜極而泣,但在這份榮耀背后,除了球員與一線教練的付出,還有兩位幕后功臣值得特別感謝——董路和高洪波。

第一個,北京U16這支冠軍之師能有今天,董路功不可沒。作為“中國足球小將”項目的創始人,他從全國各地選拔了大批優秀小球員,為北京隊提供了人才框架。本次全運會奪冠陣容中,足足有13名球員出自“中國足球小將”,其中決賽首發就有8人。董路給了他們更多的比賽機會和先進理念,這才讓這些孩子們有了脫穎而出的舞臺。

第二個,不得不提的就是前國足主帥高洪波。自從去年3月出任北京市足協技術總監以來,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青訓建設中。這支北京U16就是他力主組建的隊伍,他請來了王長慶執教,并親自盯訓,平均每周至少三次到場觀察。無論是通過數據分析比賽,還是針對性提高防守反擊效率,高洪波在球隊磨合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他是這支冠軍隊的幕后“總設計師”。

第三個,要看到高洪波和董路的不同價值。董路負責搭建人才基礎,高洪波則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打造,一個提供源頭,一個塑造體系,最終共同幫助北京U16登頂全國之巔。尤其是高洪波,作為前國足主帥,他完全可以選擇遠離一線,但如今卻沉下心來深耕青訓,把經驗和責任感真正落實到青少年培養上,這種態度正是中國足球最缺少的。

毫無疑問,北京U16的全運會奪冠不是偶然,而是體系與責任的結晶。董路的草根選材和高洪波的系統打造,給中國足球未來提供了兩條思路:既要廣泛選材,也要科學培養。雖然高洪波很難再回到國足帥位,但他在青訓上的付出才更具長遠意義。中國足球需要更多像他這樣愿意扎根基層的名帥,也需要更多董路式的探索和實踐。這一次的全運會冠軍,不僅屬于北京,更屬于整個中國足球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