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停止續約,接手的艾比森不但供應設備,而且每年拿出2000萬作為贊助商,這說明來年中超的分紅會增多,2016年,中超收益大概是15億,16家俱樂部平均分紅大約是6000萬,創造了新的紀錄 。
今年進賬15億
不久前,中超公司收到了體奧動力的6億支票,這是今年中超轉播版權費的第2部分,至此,體奧動力今年10億費用全部到賬,加上其他收益,中超今年收入達到創紀錄的可高達15億 。
2015年5月29日,體奧動力戰勝中視體育,體奧動力戰勝五星體育,體奧動力戰勝廣東衛視等單位,體奧動力獲取了中超2016 - 20年的轉播版權,轉播版權總計80億,2016年支付10億,此后4年,其中一年支付10億,其中一年支付15億,其中一年支付20億,其中一年支付25億,每年費用兩次結算,一次結算在聯賽開始前,費用經一次結算為聯賽開始前這種情況,一次結算在聯賽結束后。
體奧動力的10億之外,中超公司存在著別的贊助費用,數量大概是5億上下,如此一來,總收入處于15億,創下歷史紀錄,之前的兩個賽季,2014年收益大概是4億,2015年是7億 。
就收入而言,提升幅度最大那一塊是版權費,早在2003年,上海文廣集團曾以3年即2004年到2006年1.5億的價格獨家買斷中超轉播權,此后,因出現罷賽、賭球、假球等眾多丑聞,版權持續貶值,2007年至2011年,文廣以總價7000萬獲取了5年的版權,合同到期以后,中超回歸央視,不過在2012年和2013年,每年費用僅是可憐的730萬,盡管2014年增長至1000萬,可依舊很少,到了2015年,版權費增長到8000萬,然而央視付出不多,只有1200萬,另外,3000萬源于門戶網站,2000萬來自甘肅衛視,還有1000萬出自版權簽約商,而在2015年的9月26日,中超版權賣出天價,5年80億,這一數字,甚至令外媒都為之咂舌。
每家分紅6000萬
中超所能獲取的收入呈現出增長的態勢,這也就表明了各個俱樂部所能得到 的用作分紅的資金是出于增長情況的,就在今年,每家俱樂部用于分紅的平均資金數額為6000萬 。
2011年,萬達對中國足球展開全面贊助,自此,中超的日子步入開始變得好過的階段,并且每年的分紅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2012年,中超有17家贊助商,16路諸侯的分紅大概是360萬 ;此后那一年,贊助商數量達到了25家,雖說贊助費提升幅度不是很大,不過加上出賣網絡版權,每家的分紅約為570萬 ;2014年,平安冠名中超,第一年就達到了1.5億,比此前萬達高出將近一個億,加上其他23家贊助商,全年收益在4.4億,扣掉其他雜費,每家俱樂部分紅在1200萬,超過了此前幾年的收益 ;2015年,中超收入再次提高,每家約1400萬 ;而今年,平均每家6000萬 。
盡管如此,今年會依據名次來開展分紅事宜,然而差距并非十分顯著,在冠軍恒大與處于墊底位置的永昌二者之間,聽聞數額不會超出1000萬 。

在于此前的時候,足協曾經實行過按照排名來進行分紅的舉措,那個時候是2001賽季,主要的收益來源于百事的冠名費用,當時的金額是1個億,其中5600萬被分給了14家俱樂部,如果進行平均分配的話,每家能夠得到400萬,然而當時是按照名次來進行分紅的,每家先設定200萬的基數,剩下的2800萬,依照名次來進行分配,冠軍是實德,得到了370萬,再加上200萬的基數,總的分紅為570萬,最后一名是金德,獲得80萬,分紅為280萬。不過,這樣的一個方案,引發了很多俱樂部的不滿情緒,所以,也就沒有能夠繼續延續下來。
2015年,中超公司曾有再次實行階梯式分紅的思量,先是設定一個基數,其余部分依照名次、預備隊以及精英梯隊的成績、俱樂部建設還有電視轉播頻率等進行綜合評定來分紅,然而,遭到了諸多俱樂部的抵制,這些俱樂部覺得倘若同股同權,那就應當平均分配,最終,中超公司作出讓步。
未來或取消冠名商
目前來看,中超熱度日益高漲,足協正謀求更大利益,明年是平安冠名中超4年合同的最后一年,有消息稱,未來足協可能采取“拓撲分級贊助模式” 。
此前,在2011年時,足協曾準備實施這一模式,并且,在倍耐力醞釀退出冠名之際就已開始謀劃,當時,時任中超公司董事長的于洪臣表示,今后中超的贊助商將分成贊助商和合作伙伴兩大類,取消冠名商,不過,這一制度順利實行,而且,當時仍有企業希望冠名,比如金立,當時,傳聞為3年1.5億,但是此后事件持續變化,最終不了了之,而至于原因,也演變成說法各異的“羅生門” 。那年7月之際,萬達對中國足球展開全面贊助,隨之中超的冠名商轉變為萬達,此后平安介入,足協所推行的分級贊助模式,始終未曾得以實施。
目前,中超贊助商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冠名商,目前為平安。
2014年2月21日,中國平安獲取了中超冠名權,花費4年6億,第一年是1.5億,之后逐年遞增10%,此數字比以往大幅增加,萬達3年費用僅1.6億,甲A時期最高是1999 - 2002年的百事可樂,那時1年1000萬美金,約1億,2015年平安冠名費1.65億,今年是1.815億,明年是最后一年,達1.9965億,接近2億 。
第二級是官方合作伙伴,其中有耐克,還有長安福特,也有嘉士伯,另外包含京東,再有 DHL,又有紅牛等,其中最高的是耐克,除了每年給出 1500 萬美金(約 1 億人民幣),這當中涵蓋贊助費,同時包括 16 支中超俱樂部的裝備。耐克于2006年進軍中超,彼時,其成為中超指定裝備贊助商,全方位供應比賽用球以及裁判服裝,2009年,它與中超簽訂了一份為期10年的長期合約;贊助費用僅次于耐克的是長安福特,其于2014年5月簽約,合約期限為4年,每年贊助費用約4000萬;隨后是京東的3500萬,京東早在2013年3月便搖身成為中超贊助商,2013年3月又升級為官方合作伙伴,當時所簽合同為期5年;另外,嘉士伯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DHL在2014年至2017年期間、紅牛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每年費用均處于最低級別2000萬;剛加入的艾比森每年贊助費用同樣為2000萬。
第三級是官方供應商以及合作伙伴,殼牌于2014年7月贊助中超,其是中超處在能源石油化工行業里的獨家供應商,年費是2000萬,2016年3月,泰格豪雅表同中超簽約4年,成為中超官方計時以及官方腕表供應商,金額大概在4000萬 記者 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