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足球日報,據記者趙睿在《東方體育日報》撰稿表示,國足新備戰周期內,將新帥選準選對,盡最大可能不讓中國隊重蹈頻繁換帥的覆轍,是止跌反彈的關鍵。所以,選帥進展與外界預期有一定差距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選帥工作一直在推進。

文章中還表示:綜合分析本次選帥的復雜之處,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盡管有數十份簡歷投遞到中國足協案頭,部分外籍教練符合選帥公告的要求,甚至前階段大有“呼之欲出”之勢,但是他們并不具備打動選帥組專家教練團隊的“硬核”實力;其次,客觀條件也約束了選帥的范圍,例如年齡、執教履歷、階段性考核、薪酬等;再有,近期有消息表明,在選用洋帥還是起用本土教練的問題上有了新思路,應當有年富力強的本土教練進入候選陣容。外界關于起用本土教練的呼吁也不斷。當然,現階段土帥是否有足夠意愿擔綱是另外一回事。還有,本次選帥拍板者的決策至關重要。
有一種說法,如果本周內新帥人選無法確定,11月國際足聯國家隊比賽窗口期,沒有主教練的中國隊安排集訓和比賽成了難題,那么很有可能新帥與公眾見面的時間將大幅推遲。U22國足11月12日至18日參加在成都舉行的“熊貓杯”邀請賽,12月計劃前往海外“以賽代練”,備戰明年1月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U23亞洲杯。即便新帥能夠在短期內到任,11月的集訓和熱身賽大概很難抽調U22國足隊員。中國隊未來一年沒有重要賽事,新周期第一項大賽是2027年1月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亞洲杯,理論上新帥的露面時間還能推遲一些時間。
此前有消息稱,11月沙特阿拉伯隊、烏茲別克斯坦隊有可能來華。然而,沙、烏兩隊可能無法等到中國隊新帥就位后宣布來華踢熱身賽,至少其中一支隊伍已有了更明確的熱身賽計劃。中國隊11月的熱身賽計劃可能面臨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