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英超是歐洲的超級聯賽!”當歐冠聯賽階段第四輪戰罷,BBC發出了這充滿自豪的聲音。能不得意嗎?兩天晚上英超諸強拳打腳踢,揍翻了一大票來自歐洲各處的對手,其中也不乏皇馬、多特蒙德等傳統歐陸豪強。然而英國人興奮,卻也不是所有英超球迷都在高興,因為“六路出擊”,偏偏切爾西這支只拿到平局。理論上來說,這不算什么災難,憑借此前2勝1負的戰績,藍軍目前也還能排在積分榜的第12,算是不錯的排名,但在如此勝利之夜,身為“第一聯賽”的精英卻贏不了阿塞拜疆的球隊,這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丟份。

2比2平,要不是加納喬運氣不錯,接對方后衛的“撞墻回傳”打進自己在新東家的第二球,切爾西還真有概率在客場徹底翻船。而回想都到該隊上輪歐冠對阿賈克斯砍瓜切菜,一不小心就贏了個5比1,你不禁想問:他們怎么突然又不會虐菜了?要找“客觀原因”倒是不難,比如狂勝荷甲勁旅,那是對方第17分鐘就被罰下一人,力量過于不對等。而當比賽地從西倫敦換到巴庫,不說藍軍將士少了大量球迷助陣的聲威,單是8000公里的飛行距離,就已經能讓人感到疲憊。
另外執法此役的奧地利裁判吉沙默也被認為是不太夠格,用英國《每日郵報》的話來講:他在歐洲精英賽事上明顯缺少經驗。但即便如此,平局也不能賴裁判,因為吉沙默充其量是縱容了主隊的拖延時間戰術,并不存在特別明顯的錯判。所以贏不了,最大的問題應該還是在于切爾西自身。就此BBC則提出了一個論點:16場比賽更換首發85人次,切爾西的體系能好好運轉嗎?
在上賽季,英超藍軍曾經玩過“一套陣容踢聯賽,一套陣容踢歐協”的套路,一度成為趣談,且最終也實現了“戰略成功”:球隊英超殺回前四,歐協杯也拿下冠軍,盡管最后的淘汰賽階段還是上了不少真正的主力。而今年歐戰換成了最高級別的歐冠,馬雷斯卡還想延續在歐協杯的路數那肯定是行不通的,但他依然堅持了大輪換,或許是想讓負荷過重的主力休息休息,也可能是想給年輕人更多機會,盡快培養出更多的可靠后備。
必須承認,在花費數以億計的資金,連續數個轉會窗執行“買下未來”計劃之后,切爾西的確招攬了一些前途不可估量的人才,比如對卡拉巴赫首開紀錄的埃斯特旺就是典型中的典型。不久之前,在“足球天文臺”公布的“未滿20歲球員身價表”中,這位藍軍邊鋒的估值已經達到1.18億歐元,只低于巴薩天才亞馬爾,位列榜單第二名。此估值你可以認為不準,但埃斯特旺本人確實靈氣逼人,瞧瞧他于兩人夾擊中送出的精準低射——果敢、敏捷、致命,真的是在方寸之間制造出了可能。

只可惜,單有埃斯特旺是遠遠不夠的。相較于上周末1比0力挫熱刺的比賽,馬雷斯卡此役更換了7名首發,不僅幅度大,部分先發球員還讓人特別失望。就此有藍軍擁躉發牢騷:“泰里克·喬治就不是中鋒,你把他放箭頭位置等于少打一人。”而中衛阿達拉比奧約也挨了不少罵。“他是我見過的最差的切爾西后衛,與鮑拉魯茲、馬朗·薩爾坐一桌。”有人在社媒上寫道。
不過要說此役最顯眼的倒霉鬼,必須還是與兩粒失球都有直接關系的哈托。第28分鐘,這位19歲荷蘭后衛在處理過頂球時猶豫不決,既未實現完全控制也不干脆解圍,結果讓卡拉巴赫來了一出反斷后直搗黃龍,后插上選手再補射扳平的好戲。而第39分鐘主隊實現比分反超的點球,又是哈托送出。原則上小伙子的手是“被動”被球擊中的,距離很近,確實有些躲閃不急的感覺,但論規則也不算冤案,因為哈托的上臂確實上揚沒有完全緊貼身體。

比較諷刺的是,在前文提到的那份身價表中,哈托正是排名僅次于埃斯特旺的切爾西成員。他剛好被卡在前10之外,但估值也有6710萬歐元。但就這樣的表現?還是對卡拉巴赫?當然了,你可以找借口說哈托原本是左后衛,本場踢中衛只能算副業。另外卡拉巴赫也不能完全算是魚腩,畢竟他們歐冠首輪就爆冷3比2客場擊敗過本菲卡,完全清楚在歐冠應該用什么樣的戰斗方式。
相較之下,第一年獨自帶隊踢歐冠的馬雷斯卡倒是有點新手的感覺,對客戰卡拉巴赫的難度預估不足。雖然他的臨場調整也算果斷,中場休息后就一口氣換上恩佐、加納喬和德拉普三人,但最終也只是下半場10次射門的圍攻勉強換來扳平。所以,沒贏應該算是教練決策的責任,不過也必須承認,這支年輕又“人口基數大”的球隊原本就存在太多的不穩定因素,神一場鬼一場的局面在所難免。
最后再說回切爾西的“未來投資”,本場埃斯特旺算是正面典型,哈托卻未必“負面第一”,開場8分鐘就因傷下場的拉維亞才是。這位21歲比利時后腰已經是第幾次出現肌肉問題了?多到數不清,讓人懷疑藍軍在2023年投入的5300萬英鎊真的要打水漂了。小伙子的合同倒是簽的很長,2030年才到期,但兩年多以來拉維亞總共也就為切爾西出戰過30場各項賽事,接近一半時間還是替補。所以“買了未來”就能贏得未來嗎?很多人之前不相信,現在恐怕更不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