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法蘭西球星加拉斯談論了世預賽的進程,隨著西班牙隊擊敗了保加利亞隊,加拉斯覺得西班牙隊會再次成為標桿。斗牛士軍團重新拿到德勞內杯的時候,這就標志著他們進入了巔峰期,再加上西班牙足壇的青年才俊質量很高,亞馬爾成為金球獎熱門人選的同時,斗牛士軍團會再次成為標桿。眾所周知,西班牙隊在08~12年處于黃金時期,當時他們還是其他隊伍學習的標桿,勒夫就是“傳控體系”的忠實粉絲,奠定了德國足球“不倫不類”的基礎。

當年斗牛士“王朝體系”的根基是加泰羅尼亞的傳控足球,說白了就是瓜迪奧拉的理念,一時之間成為足壇的標桿,巴西隊在巔峰期也沒有這么被別人學習。在加拉斯看來,如今西班牙隊再次站上巔峰,他們的戰術底蘊、體系變化引領潮流,不單單是球員的個人技術優秀,斗牛士軍團更加注重整體,所以他們能夠成為標桿。加拉斯的言下之意就是,德尚應該學習德拉富恩特的整體性,要知道高盧雄雞的陣容實力,并不亞于西班牙隊。當然,加拉斯也承認,姆巴佩與隊友們如何兼容,仍舊是比較難的課題。

加拉斯對此的觀點也很明確——姆巴佩具備“游離屬性”,實際上這位巨星的內心不自私,他甚至愿意互主動需求與隊友們的配合。然而姆巴佩已經是成熟的球員,他的踢法已經具象化,那就是明顯的“游離屬性“,一時半會兒很難改過來。姆巴佩的“游離屬性”并非源于對團隊意識的缺失,而更像一種戰術本能與個人天賦碰撞后的自然產物。當他在邊路如幽靈般游弋時,看似與中場脫節,實則時刻用眼角余光丈量著防線漏洞。

這種若即若離的站位往往能制造出對手后防系統的認知混亂——兩名中衛會因無法判斷其真正威脅區域而出現短暫的防守真空。姆巴佩在巴黎圣日耳曼時期的經典戰役印證了這種特質的雙面性。2022年歐冠淘汰賽對陣皇馬,姆巴佩在第60分鐘突然從越位線回撤接應,這個違反常規的跑位直接導致卡瓦哈爾失去盯防參照物。當維拉蒂的直塞穿透防線時,看似“游離”的法國人早已啟動反越位,用絕對速度將理論上的戰術失誤轉化為單刀破門。這種將非常規轉化為殺機的能力,正是頂級教練們對他又愛又恨的根源。

或許正如溫格所言,足球場需要不同頻段的無線電波。姆巴佩這種特立獨行的踢法,恰似始終游離在戰術波段外的特殊頻率,當其他球員按部就班執行戰術時,他總能在意想不到的頻道突然發出致命信號。這種難以被戰術板定義的威脅,可能正是當代足球最奢侈的戰術變量。加拉斯表示,具備“游離屬性”的球員通常個人能力極強,如何讓他們與隊友們融合起來,一直是難題。
西班牙隊的復興并非偶然。在經歷了2014年世界杯的慘敗后,西班牙足協啟動了"金字塔重建計劃",從青訓體系到戰術理念都進行了徹底革新。現任主帥德拉富恩特正是這套體系的締造者之一,他將巴薩的Tiki-Taka與現代高位逼搶完美融合,創造出更具侵略性的"新傳控足球"。若是西班牙隊真的再次成為標桿,那也是其他隊伍能夠學習的東西,顯然就是體系方面的精髓之處。

筆者球后認為,這種戰術革命在歐國聯賽場上已初見端倪。西班牙隊場均控球率保持在65%以上的同時,前場反搶成功率高達42%,比2012年巔峰時期提升了8個百分點。亞馬爾、佩德里這些新生代球員展現出的戰術執行力令人驚嘆,他們能在三秒內完成攻防轉換,這種恐怖的節奏掌控能力讓對手防不勝防。更值得關注的是西班牙隊的戰術包容性。與十年前執著于中路滲透不同,現在的斗牛士軍團會根據對手特點靈活調整。
面對法國時他們用邊路爆點撕開防線,對陣德國又能用中場控制消耗對手。這種"以我為主,隨機應變"的戰術哲學,正在重新定義現代足球的發展方向。正如加拉斯預言的,歐洲各隊已開始效仿西班牙的建隊思路。英格蘭青訓營開始重點培養技術型中場,意大利足協甚至專門派遣教練組赴西甲取經。不過要復制西班牙的成功絕非易事,畢竟伊比利亞半島獨特的足球文化,以及拉瑪西亞式的青訓體系,都是難以復制的寶貴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