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亞冠又輸了!甚至可以說在這個夜晚,同樣是在主場作戰,與主場硬剛強敵的成都相比,上港的表現顯然讓更多中國球迷失望了。
而5場亞冠只拿到1分,排在所有球隊墊底的位置,只能說上港在聯賽的強勢跟亞冠的低迷形成了強烈反差。
那為何剛剛加冕三連冠的中超霸主,亞冠打的那么爛?究其原因,還是不重視!

本場比賽,蔣光太、加布里埃爾、萊昂納多三名核心球員都沒有進入比賽名單。雖然上港的跟隊稱這三名球員都有傷在身,都沒有達到比賽要求。但這種說法顯然有讓外界疑惑的地方,畢竟三天前,加布里埃爾和蔣光太都是生龍活虎的打滿了90分鐘。帶著護具出戰的萊昂納多也是比賽第89分鐘,傷停補時之前才被呂文君換下。
既然聯賽可以打滿90分鐘,那為何亞冠不能踢呢?
這當然跟傷病脫不了干系,畢竟打到賽季收官階段,長期征戰的各隊主力,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傷病,上港有些球員,在最后幾輪聯賽,一直在打封閉咬著牙。而封閉打多了,對于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很可能會起到副作用的情況下,還要打封閉上只能說明,最后幾輪聯賽,上港球隊上下一心高度重視。
而之所以聯賽可以打封閉上,亞冠不可以,究其原因就在于對亞冠不重視,亞冠真的不重要!

其實在2012年之前,中超球隊對于亞冠,普遍不重視!直到恒大進入中國足壇,中國足壇對于亞冠的重視程度一度是火速躥升的背后,這并不完全是足球的原因。畢竟當年恒大利用亞冠決賽,讓恒大冰泉成為了現象級營銷,亞冠冠軍提升了恒大品牌的美譽度,也為恒大集團的產業鏈拓展,市場開發起到開疆拓土的巨大推動作用,這也得以讓許家印日后成為中國首富。
而金元足球這把火是恒大點起來的,但日后金元足球之所以進入到一發而不可收拾的背后,是因為很多后來者看到恒大的成功之后爭相效仿,一個個抱著汽油桶往里沖,試圖花著更多的錢采取恒大的成功之道獲得成功。在這種心理的作祟之下,13年之后,中超俱樂部開始普遍重視亞冠了。
但是這些恒大的效仿者可以像恒大一樣砸錢,可以請來世界級名帥,可以請來大牌外援;但是恒大所擁有的國家隊核心班底,是其他俱樂部無論如何都買不到的,這是很多俱樂部投資方想學恒大但學成了四不像,且除了恒大沒有第二個中超俱樂部再染指亞冠的原因所在。
而從疫情年開始,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中超球隊連續兩年沒有派出一線隊出戰亞冠,連續被打出慘案,這也是造成中超的亞足聯技術被泰國反超的根源。
在后金元時代,失去了強力外援做支撐,現如今中超球隊打亞冠可以當作學習提高的舞臺,但中超球隊想在亞冠取得好成績是幾乎不可能的,極限基本上就是淘汰賽一輪游。
從營銷角度,現如今中超幾個頭部俱樂部,基本都是地區壟斷性國企;這些企業本身搞足球就屬于領導指派的“公益行為”,很顯然他們也沒有像當年恒大那種靠亞冠宣傳的訴求!
既然不可能在亞冠取得好成績,母公司也沒有靠亞冠進行宣傳的訴求,那就意味著你要想讓俱樂部拼亞冠,要么是聯賽成績不理想,需要靠亞冠找回顏面,要么能掙錢!
然而從經濟角度,打亞冠顯然不劃算。

就拿上港上賽季的亞冠來說,他們一共從亞足聯拿走120萬美元的獎金(80萬美元參賽獎+兩場勝利共20萬美元的贏球獎+晉級16強的20萬美元晉級獎)。折合成人民幣一共是871.26萬。
而上港的單場贏球獎是300萬人民幣,兩場贏球獎一共是600萬人民幣!看起來上港的亞冠獎金能夠覆蓋兩場贏球獎。可是再把去年上港5個亞冠客場出行費用算上,顯然這是一筆虧本買賣。因此對于各個俱樂部來說,除非你能在亞冠單獨招到重量級代言,否則打亞冠就是要一直賠錢。
既然打亞冠不掙錢,也不會取得多好的成績,又沒有宣傳訴求,有些球隊在面臨多線作戰時的態度就很明確——優先把精力放在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績的戰線上,亞冠對于中超球隊來說就是重在參與。這就是成都在聯賽收官階段的亞冠進行輪換,上港干脆放棄亞冠的原因。
至于申花為什么會拼亞冠?究其原因,其實是申花的管理層拎不清。在中超球隊沒有兼顧多線能力的情況下,還要全線出擊的結果,就是三線皆失,只能靠超級杯來聊以自慰。
亞冠真的不重要,只不過在中國足球遭爛的輿論環境里,亞冠起到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幾個亞冠球隊球迷互相比誰更爛!
當然如果是在家門口,4、5萬人看著,也許俱樂部高層、主教練、球員還得考慮臉面問題。但上港的主場,每場亞冠就一萬人出頭,他們自然也沒有這種來自球迷的巨大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