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冰向記者播報,亞足聯決定亞冠賽事調整為跨年度模式,包含亞冠精英聯賽與亞冠2賽事,這一變動促使亞洲眾多聯賽相繼響應,將原有自然年度賽程轉變為跨年度賽程。日本J聯賽率先實施這一改革,宣布2026至2027賽季將采用跨年賽制,新賽季于2026年8月啟動,至2027年5月收官。12月17日,J聯賽組織召開理事會會議,正式公布了2026年實現從自然年制向跨年賽制的具體實施方案。
2026年上半年的J聯賽從2月持續到6月,被稱作“特別賽事”。這一階段不涉及聯賽的升降級制度。J1聯賽的20支隊伍會依據地理位置劃分成東西兩個組別,每組包含10支球隊。這兩個小組的構成會盡量考慮那些位于多雪地區的球隊,同時也會確保同縣市的球隊不會分在同一組。緊接著進行附加賽,這個賽段采用兩回合的淘汰賽形式。兩個小組中相應名次的球隊將進行對決,最終通過比賽結果確定最終的排名順序。“特別大賽”小組賽18輪,附加賽2輪,合計20輪。
小組賽的積分規則是這樣的,贏得常規時間比賽的隊伍可以獲得3分,而輸掉比賽的隊伍則不得分;如果在90分鐘內雙方戰平,就會進入點球決戰,點球決戰中獲勝的隊伍得到2分,輸掉的隊伍得到1分。這種90分鐘后直接進行點球大戰的賽制,是自1998年以來的28年里首次重新回到J聯賽的比賽中。附加賽的規則則有所不同,首回合如果90分鐘內雙方僵持不下,比賽就到此結束,次回合如果繼續無法分出勝負,就會進行加時賽,如果加時賽之后依然平局,那么最終將進行點球大戰來決定勝負。

該項賽事的最高榮譽,將贏得2026至2027年度亞洲俱樂部杯的正式參賽權,以此鼓勵各參賽隊伍傾盡全力。賽事同時設有豐厚的經濟回報,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獎金分別為1億5千萬日元(折合7百萬人民幣)、6千萬日元(折合285萬人民幣)以及3千萬日元(折合145萬人民幣)。另外設有8.1億日元(折合3800萬人民幣)的排行獎勵,還有2.7億日元(折合1300萬人民幣)的人氣隊伍排行獎勵,在小組競賽中,每獲得一個積分就有資格獲得200萬日元(折合9.5萬人民幣)的報酬,累計下來總共有10.8億日元(折合5100萬人民幣),在附加賽環節,還會提供1.2億日元(折合570萬人民幣)的特別支持,這筆錢會依據最后的名次來分配。

“特別賽事”明確舉辦時間和比賽規則之后,J聯賽公布了2026至2027年度亞洲杯參賽隊伍的分配方案,2025年度J1聯賽第一名和第二名,以及2026年“特別賽事”的冠軍,將參加亞洲杯精英組賽事,2025年天皇杯的獲勝者,則參與亞洲杯第二級別比賽。要是2025年J1聯賽的冠軍或者是亞軍,贏得了2026年J1聯賽的特別賽事的冠軍,那么2025年J1聯賽的第三名就會按順序去參加2026到27年的亞冠精英聯賽;如果2025年J1聯賽的冠軍、亞軍,或者2026年J1聯賽“特別大賽”的冠軍,還贏得了2025年的天皇杯冠軍,那么2025年J1聯賽的第三名將會去參加2026到27年的亞冠2。
2026至2027賽季,J1聯賽將采用跨年賽制,聯賽頭三名隊伍將獲得下賽季亞冠精英聯賽資格,當年天皇杯冠軍則參加亞冠2賽事。

“特別大賽”跟小型聯賽差不多,不是用所有隊伍輪流對戰或者多輪淘汰來定冠軍的亞洲杯賽模式。2023年越南的聯賽,在跨年階段采用了特殊賽制,由全部14支球隊進行單循環比賽,隨后將隊伍分為兩組,冠軍組8隊繼續單循環,降級組6隊也進行單循環以確定最終排名;2024年菲律賓的聯賽,同樣實行了全部15支隊伍的單循環賽制;馬來西亞的聯賽則將比賽時間提前到2024年5月,直接啟動跨年賽季的比賽模式;泰國和印尼的聯賽則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響,原定賽季被推遲到2021年初才完成,之后兩國的聯賽也直接進入了跨年賽季。
J聯賽現已轉為跨年模式,目前亞洲各大聯賽中,中國、韓國、烏茲別克斯坦仍然遵循自然年賽制。東南亞地區的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老撾以及柬埔寨等聯賽,近些年已全部改為跨年模式。除中韓烏三大聯賽外,亞洲其他采用自然年賽制的聯賽還包括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也門、阿富汗、斯里蘭卡、不丹、東帝汶、中國臺北和北馬里亞納等聯賽。K聯賽正在商議能否改成跨年賽制,中超是否要響應,足協必須全面考察,審慎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