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法蘭西球星納斯里談論了理悟的新援,伊薩克在一片爭議聲當中來到安菲爾德,紐卡斯爾的球迷們把他稱為叛徒,不少人希望這位瑞典球星在新東家受到挫折。然而納斯里認為,斯洛特的鋒線體系比較單一,薩拉赫的年齡越來越大,加克波適合中場的定位,伊薩克很有可能成為新東家在進攻方面的中流砥柱。納斯里預測伊薩克能夠“擠掉”薩拉赫,“埃及法老”連續好幾場比賽的表現受人詬病,側面說明了他的身體素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下滑。

納斯里也承認,薩拉赫的下滑問題無法逆轉,畢竟中鋒受制于身體素質的影響。如果利物浦沒有人能夠“擠掉”薩拉赫,球隊必然下滑。如今伊薩克就是合理的人選,因為他的個人能力出眾,融入新東家的情況也不錯,那么納斯里預測這位瑞典前鋒就是“擠掉”薩拉赫的最佳人選。畢竟伊薩克的到來,也意味著安菲爾德的進攻陣容需要更新換代。維爾茨的情況屬于老大難,大家希望他在國家隊比賽期間找回自信的同時,納斯里也承認,這位德國球星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維爾茨的缺點在于原始能力。

在納斯里看來,維爾茨的確是優秀的年輕球員,但是他的原始能力,無法成為英超強隊的核心,與他的身價、人們的預期效果相差甚遠。所謂的原始能力,就是球員的技術基本功以及身體的潛能。顯然,維爾茨的缺點在于他的身體對抗程度、沖擊力都達不到英超的標準,原始能力就達不到安菲爾德的標準。然而,維爾茨的價值或許并不在于他能否成為英超豪門的核心,而在于他能否在適合自己的體系中綻放光芒。足球歷史上不乏身體素質平庸卻憑借技術意識立足頂級聯賽的案例——莫德里奇初入英超時也曾被詬病瘦弱,但最終用卓越的球商和傳球精度征服了賽場。

筆者球后認為,維爾茨的優勢恰恰在于他超越年齡的戰術理解力,以及能在狹小空間內用一腳觸球撕裂防線的創造力。現代足球的戰術演變正在重新定義"核心"的概念。當曼城用無鋒陣登頂歐冠時,德布勞內并非依靠身體對抗,而是通過精準的跑位和傳球主導比賽。維爾茨若能加盟一支強調控球與配合的球隊(如阿森納或布萊頓),完全可能復刻類似的成功。他的低重心和敏捷性反而能在高強度逼搶下保持平衡,而那雙能嗅到空檔的眼睛,正是數據無法量化的頂級天賦。
既然納斯里預測伊薩克能夠“擠掉”薩拉赫,這位名宿擁有充分的事實依據——在個人原始能力方面,伊薩克的速度與爆發力在英超賽場已得到驗證,他的無球跑動意識與薩拉赫年輕時如出一轍。當這位瑞典人帶球突入禁區時,防守球員往往需要后退兩步——這正是當年"埃及法老"最令對手膽寒的特質。技術分析師指出,伊薩克上賽季的預期助攻值(xA)比薩拉赫高出0.12,這種既能終結又能組織的特質,恰是克洛普戰術體系最渴求的進攻催化劑。

不過安菲爾德更衣室傳來的消息顯示,教練組更傾向采用"雙核驅動"模式。薩拉赫的賽場智慧仍是寶貴財富,其場均2.4次關鍵傳球的數據證明他正成功轉型為組織者。在3-4-3新陣型中,伊薩克突前擔任箭頭,薩拉赫則后撤至右前腰位置,這種配置既延續了埃及人的創造力,又為年輕前鋒騰出沖刺空間。聯賽杯對陣切爾西一役,兩人聯袂貢獻3次互相助攻,這種化學反應讓質疑者啞口無言。

筆者球后認為,值得注意的是,伊薩克在逼搶效率上仍有提升空間。他目前每90分鐘7.3次的壓迫嘗試,與巔峰期薩拉赫的9.4次存在差距。但體育總監施馬特克透露,俱樂部已為瑞典人定制了專項訓練計劃,重點提升其在由攻轉守階段的決策速度。正如納斯里所言,更新換代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一場關于傳承與創新的精密手術。當伊薩克在默西塞德德比中,用一記貼地斬致敬了薩拉赫的招牌進球方式時,kop看臺響起的掌聲說明了一切——這里永遠歡迎能延續紅魂的新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