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競技在新賽季的表現可謂大起大落,他們能夠戰勝強大的皇家馬德里,也能贏不了塞爾塔,要知道塞爾塔是西甲保級隊,簡直就是“送分童子”。前法國球星彼得盧辛談論了老東家的問題,朗格萊拿到了兩張紅牌變成了一張紅牌,他成為了馬競戰平對手的“罪魁禍首”。彼得盧辛表示:朗格萊要經歷馬圭爾的階段,這位法蘭西中后衛才能蛻變。從表面上來看,不管朗格萊在熱刺還是在床單軍團,他的數據都不太好看,犯規次數比較多,但是俱樂部離不開這種類型的防守球員。在索爾斯克亞執教曼聯的時候,馬圭爾也屢次成為球隊失利的替罪羊,而且馬圭爾還擅長進烏龍球,但是他長久以來,就是紅魔不可或缺的中后衛。

在彼得盧辛看來,朗格萊也要經歷這種千夫所指的階段,他也會成為中流砥柱。當然,西蒙尼也要為平局買單,彼得盧辛給出了觀點——西蒙尼缺乏恒定的策略。如果這位阿根廷教頭是臨時主帥、救火教練,目前他的方式沒有問題。但是他執教床單軍團那么久了,而且他還是俱樂部的長期選擇,一旦此類教練缺乏恒定的策略,那么球隊也沒有恒定的勝率。西蒙尼的戰術搖擺不僅影響了球隊的穩定性,更在更衣室埋下了隱患。當球員們每周都要適應不同的陣型、不同的戰術重點時,他們的執行力必然會打折扣。這種不確定性在關鍵比賽中尤為致命——前幾個賽季歐冠淘汰賽對陣多特蒙德時,西蒙尼在首回合采用五后衛死守,次回合卻突然變陣三前鋒強攻,最終因戰術脫節導致出局。

真正的問題在于,西蒙尼似乎將戰術變化當成了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當遭遇三連平時就改打三中衛,鋒線啞火就堆砌攻擊手,這種頭痛醫頭的方式讓球隊始終在拆東墻補西墻。馬競名宿托雷斯曾私下表示:"更衣室里最常聽到的抱怨是'這周到底要踢什么'。"數據顯示,馬競是近五年西甲變陣最頻繁的球隊,但勝率波動幅度也高居榜首。更深遠的影響體現在青訓體系。拉法布里卡出產的年輕球員越來越難適應一線隊,因為西蒙尼每個賽季要求的技能包都在變化。上賽季重點培養的邊翼衛球員,這賽季可能因為改打四后衛而失去位置。這種培養與使用的割裂,正在透支俱樂部的未來資本。

或許西蒙尼需要明白,戰術靈活性不等于朝令夕改。瓜迪奧拉的曼城也常變陣,但始終圍繞傳控核心;安切洛蒂會根據對手調整細節,但4-3-3的骨架從不動搖。馬競現在需要的不是推翻重來,而是在防守反擊的DNA基礎上做精細化升級。畢竟,連最忠實的球迷也開始疑惑:我們到底在堅持什么風格?在防守球員的成長道路上,批評與質疑往往比掌聲來得更早。正如彼得盧辛所言,朗格萊的困境并非個例,而是優秀中衛蛻變的必經之路。回顧足球史,特里年輕時因冒失上搶屢遭詬病,拉莫斯早期因紅牌問題飽受爭議,但時間最終證明了他們的價值——真正的防線領袖,往往在逆境中淬煉出沉穩與智慧。

朗格萊當前的問題或許正是其特質的另一面呈現。頻繁的犯規數據背后,隱藏著他不惜以戰術犯規阻斷對手反擊的決斷力;位置感的不穩定,恰恰反映了他敢于擴大防守范圍的侵略性。就像西蒙尼在培養戈丁時曾說:"粗糙的鉆石需要對手的刀鋒來打磨。"馬競主帥深諳此道,才會在奧布拉克離隊后依然將朗格萊視為后防核心人選。由此可見,朗格萊要經歷馬圭爾的階段,而且筆者球后認為,中后衛、后腰本身就是一個背鍋的位置。現代足球對中衛的要求已發生微妙變化。

在瓜迪奧拉的戰術體系里,斯通斯也曾因防守失誤被戲稱為"石頭人",但經過兩個賽季的錘煉,他就能成為當時曼城三冠王賽季的戰術樞紐。朗格萊同樣具備這種轉型潛力——他的長傳成功率位列西甲同位置前茅,對抗中的冷靜出球更是稀缺品質。當人們只盯著他的犯規集錦時,往往忽略了他在由守轉攻時那腳撕裂防線的對角線轉移。真正的蛻變或許就在下一次失誤之后。正如馬圭爾在2023年足總杯決賽用關鍵封堵完成救贖,朗格萊也需要一個標志性的高光時刻來扭轉輿論。但比這更重要的是,俱樂部需要給予像培育稀有樹種般的耐心。溫格當年維護科斯切爾尼時說:"批評聲越大,越要看清球員眼中的火焰。"此刻朗格萊眼中跳動的,或許正是這種在質疑中愈發明亮的斗志之火。
